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资讯中心 >

我院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免疫学期刊《FrontiersinImmunology》发表

2023-10-23 10:05 来源: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

  近日,我院生殖免疫科叶红霞博士以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影响因子8.79,JCR分区Q1)杂志发表了题为:Dysregulated low-density granulocyte contributes to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的研究论文,锦欣生殖与遗传研究所顾江教授及生殖免疫科贾研主任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  

  
(论文发表截图)  

  自然流产是一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不良事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多数胚胎染色体正常的流产病例与免疫因素有关,扩大对妊娠相关免疫变化及其可能机制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探讨自然流产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低密度粒细胞(LDGs)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外周血中,在妊娠和不良妊娠事件(如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的报道很少。  

  该研究收集未孕、正常妊娠和自然流产者的外周血和子宫内膜/蜕膜组织,分离LDG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来源的LDGs的比例、表型和亚群,运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DGs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能力,发现与未孕组相比,正常妊娠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蜕膜免疫细胞(DICs)中LDGs百分比升高,自然流产组则无此变化。  

  同时,正常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外周血中LDGs中CD16int/-细胞亚群占比较未孕组增加。此外,蜕膜免疫细胞中LDGs的占比高于外周血,蜕膜LDGs在妊娠队列(正常妊娠及自然流产妇女)中较未孕组显示出更容易被激活的表面标志物表达谱。  

  最后磁珠分选外周血及蜕膜LDGs经PMA刺激后妊娠队列(正常妊娠及自然流产妇女)较未孕队列出现更多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结构。  

  该研究发现,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s)参与早期妊娠维持,而LDGs的比例、表型和亚群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能力的失调与早期流产相关,为进一步探索流产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在此项研究能有所突破,离不开锦欣生殖与遗传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这项研究才得以顺利实施及完成。  

  生殖免疫科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助力解决复发性流产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临床难题,在学科团队的努力下,获省、市级批准科研立项共有5项,院级科研立项2项等,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期刊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研推动临床,临床反辅科研的模式提高复发性流产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诊治水平。  

  

首页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